“我的数据经过了base64加密,不用担心输出乱码的问题。”
“我的密码是经过MD5加密存储的。”
工作这么多年经常碰到有人这样说,一开始我还煞有介事地去纠正,后来听多了好像也就习惯了。把编码、哈希、混淆、加密算法统统叫加密算法,这是一个普遍现象,不只是新手,老鸟也未必能分清楚这些算法的区别,当然也可能是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吧。
最近在头条上看到不少技术文章还在犯这种错误,作为有点强迫症倾向的我,今天就再多嘴一次,希望搜索引擎上类似的关键字会越来越少吧(
2025年08月07日
“我的数据经过了base64加密,不用担心输出乱码的问题。”
“我的密码是经过MD5加密存储的。”
工作这么多年经常碰到有人这样说,一开始我还煞有介事地去纠正,后来听多了好像也就习惯了。把编码、哈希、混淆、加密算法统统叫加密算法,这是一个普遍现象,不只是新手,老鸟也未必能分清楚这些算法的区别,当然也可能是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吧。
最近在头条上看到不少技术文章还在犯这种错误,作为有点强迫症倾向的我,今天就再多嘴一次,希望搜索引擎上类似的关键字会越来越少吧(
2025年08月05日
蛤蟆是我老家时庄常见的一种两栖纲动物,不单是时庄,我后来到百花去住,也常常能在傍晚或者雨天见到它在我家的院子里爬来爬去。即便是在我现在居住的小区,头几年,也时常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,只是近来很少见,不知它们都搬到哪里去了。
跟它长相最接近的动物是青蛙,一样的鼓肚皮大嘴巴凸眼睛,一样的是捕虫能手,一样的喜欢咕呱咕呱大声唱歌。不一样的是它们的行动,青蛙多跳跃,蛤蟆多爬行,看上去青蛙就比蛤蟆要敏捷许多;还有身上的颜色,蛤蟆的外套似乎永远只有土黄色一种,显得很是土气,而青蛙的颜色相对来说却要丰富生动许多,除了一身青的主色调之外,有的身上还有褐黄色的条纹,像是穿了一件足球运动员常穿的竖条纹的汗衫;还有皮肤,青蛙的皮肤要比蛤蟆光滑许多,我小时候,经常会伸手去捉它,而蛤蟆的身上特别是背上布满了疙瘩,疙瘩里还充满白浆。这个白浆很厉害,据说有毒,喷到眼里眼睛会瞎,沾到皮肤会长瘊子。当然,这些都是传说,实际情况可能没有那么糟糕,但是看上去就很瘆人却是事实,不要说直接用手去抓了,就是不小心脚碰到它一下,都会像触电一样赶紧跳开。我老家有句俗话,叫做“癞鼓子爬脚面,不咬人膈应人”,说的就是这个。癞鼓子,是我老家人对蛤蟆的称呼,而“癞”,正是这种动物最大的特征。
2025年08月05日
近日,话题“方言里有的四字词语”火上热搜。一时间,全国各地网友纷纷说起了家乡话,一场方言“大乱斗”在各社交平台展开。
陕西话↓
重庆话↓
北京话↓
河南话↓
山东话↓
这些原本熟悉的汉字组成各地方言后,如果不是当地人,真的很难看懂。其实,松江话里也有很多经典的四字方言,每一句都是劳动人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积累,它们形象生动、通俗易懂、妙趣横生。小松收集了一些,来看看你都认识吗?
2025年08月05日
有人说生僻字,现在都不应该出现,或者说应该进化淘汰掉,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华文化这么多年都没有消失的文字,还能是糟粕吗?网红词语络绎不绝,追受很多人喜爱,尤其是那些生活着脏话,这些可能会红极一时,但你看有红极一世的吗?绝对很少!所以小编每日坚持识一字,只是让更多人了解更多的文字,可能没专家教授更精通、专业,但能记得一字,尽力就好不是吗?
2025年08月05日
笔杆子的苦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笔杆子的乐,只有真正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才能深切体会、真正尝到。
笔杆子的苦大概有三:
一是加班加点,饱受辛劳之苦。长期紧张与辛苦,伏案劳作,往往积劳成疾,肩周炎、腰间盘突出、过度肥胖等症状久而久之就缠上了笔杆子。
二是费脑费神,饱受思虑之苦。
2025年08月05日
一、天地不仁,视万物为刍狗,圣人不仁,视百姓为刍狗,时光不仁,转千世屠剿雄。
二、你贱的大有出息,骚的太够洋气。
三、那可笑的回忆成为杀死我的利器。
四、你除了青蛙眼、塌鼻梁、河马嘴、其他哪都好看。
五、我爱了就是爱了,你有什么资格说我?
六、你的内心不浪漫,所以你看什么都矫情。
七、爱就是心疼,可以喜欢许多人,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你一个。
八、知足、上进、野心,然后还有遇见你。
九、面子不等于脸。所谓的面子,到底坏了多少人,多少事。
2025年08月05日
不少家长说,给孩子起名是一件费心思、伤脑筋的事情,双胞胎尤其如此。本报记者从目前已报名的超过450对双胞胎(多胞胎)中抽取300对进行分析,发现他们的名字中,最爱用“子”、“嘉”、“宇”、“佳”等字,其中有20对双胞胎的名字中带“子”,17对带“嘉”,10对带“宇”,10对带“佳”。其次,同名的也不少,特别是“宇轩”、“子杰”、“心怡”等名字重名率较高。记者还发现一个跟爸姓、一个跟妈姓的情况不少。其中,也不乏生僻字,以及四个字的名字。
记者 林珊 实习生 苏冬梅
【爱用“子”】
2025年08月05日
松江话里有很多经典的四字方言,每一句都是劳动人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积累,它们形象生动、通俗易懂、妙趣横生。小松收集了一些,来看看你都认识吗?
死
蟹
一
只
释义:绝望时的感叹
七
只
八
搭
释义:胡言乱语
一
日
到
夜
释义:整天
大
节
头
2025年08月05日
本文主要介绍特征点检测和特征描述子匹配,同时利用描述子匹配进行对已知对象的定位,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下文~
2025年08月05日
先秦的著作,我们经常看到作者是某某子。大家熟悉的老子、孔子、庄子、孟子、韩非子等等。这些古之大贤被大家称为“某某子”。
最近非常热的《芈月传》里,也出现了很多“某某子”,比如史上最为著名的纵横家张仪,被称为“张子”。这乍一看就明白,这个“子”属于尊称,可为什么要用“子”而不是老师、师傅、先生、大师呢?
第一:“子”是形容品德高尚的、有才学的人。为了表示对某一学者的尊重,人们也就用“子”来尊称他。
第二:“子”是爵位的第四等。古代五爵位是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春秋战国时期,礼坏乐崩。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“子”,也希望自己被他人称为“子”。为何不用“公”、“侯”等?虽然礼坏乐崩,但大家还有有种敬畏,前面几个爵位太重,“男”又太低,因此选了一个不是最低的,又不至于太过于僭越礼法的“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