醋醋百科网

Good Luck To You!

仿真+实验数据融合提升电池健康预测精度

原文链接请点击:「链接」 #评论员评工装男别车嚣张骂人事件#

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实验与模拟数据的机器学习框架,用于估计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(SoH)—— 这一指标对电池预防性维护和运营规划至关重要。研究评估了多层感知器(MLP)和长短期记忆网络(LSTM)两种深度学习模型,通过物理启发的电池模拟生成合成数据,结合真实电池老化数据集训练模型。结果表明,该框架能有效提升 SoH 预测精度,且模型可部署于边缘设备实现实时监测,为电动公交电池管理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。

一、研究背景

电池管理系统(BMS)中,电池健康状态(SoH)估计是关键功能,它体现电池老化程度。我将优化表述,更清晰地阐述传统方法局限与本文创新框架,增强逻辑与专业性。

电池管理系统(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,BMS)的核心功能之一是精准估计电池健康状态(State of Health,SoH)。SoH 作为表征电池当前容量与初始容量比值的关键指标,直观反映了电池的老化程度,其准确性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。然而,传统 SoH 估计方法存在显著局限性:物理模型依赖对复杂电化学过程的深度理解,即便在理想条件下,估计精度也存在瓶颈;等效电路模型虽简化了建模过程,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工况时,适应性不足,难以满足高精度需求。相比之下,机器学习方法凭借其强大的数据驱动特性,无需深入的电化学知识储备,即可有效捕捉电池性能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,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。

本文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了 “模拟 + 实验” 双数据驱动框架。通过物理启发的模拟模型生成高质量合成数据,与真实实验数据集进行有机融合,在此基础上训练多层感知器(MLP)和长短期记忆网络(LSTM)模型。同时,本文还对模型在边缘设备的部署可行性进行了验证,为电动公交 BMS 提供了一个兼顾估计精度与工程实用性的创新解决方案。

二、数据集与研究方法

1. 实验数据集

研究采用西安交通大学(XJTU)公开的锂离子电池数据集,包含 55 节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数据,涵盖 6 种充放电协议。实验电池标称容量 2000 mAh、标称电压 3.6 V,充放电截止电压分别为 4.2 V 和 2.5 V。

选取数据集中的第 5 组实验(8 节电池)进行分析,其充放电策略更接近实际场景:以 1C(2A)恒流恒压(CC-CV)模式充电至 4.2 V,静置 5 分钟后放电至 3.0 V;放电电流随机选取 2-8 A,放电时间随机选取 2-6 分钟。

2. 模拟模型构建

为补充实验数据并模拟复杂工况,研究开发了基于等效电路的电池模拟模型,主要包含两部分:

  • Thevenin 等效电路模型:通过电阻(R)和电容(C)模拟电池内部动态,包括欧姆电阻(Rs)、极化电阻(Rp)、极化电容(Cp)和开路电压(Voc),刻画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;
  • 老化模型:基于经验规律模拟电池性能退化,通过电阻随时间的幂函数变化(ΔR (t)=at^b)调整电路时间常数,反映老化对充放电效率的影响。

模拟过程通过 AnyLogic 软件实现,包含充电(CC-CV 模式)、静置、放电三个状态的切换,完全复刻实验中的充放电逻辑。

3. 模型与评估指标

选取两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 SoH 估计:

  • MLP(多层感知器):一种前馈神经网络,包含输入层(512 个神经元,对应 4 个特征通道 ×128 时间步)、两个隐藏层(256 和 64 个神经元)和输出层(1 个神经元,预测 SoH),采用 ReLU 激活函数和 L1 正则化防止过拟合;
  • LSTM(长短期记忆网络):一种循环神经网络,通过输入门、遗忘门和输出门捕捉时间序列依赖关系,适合处理充放电过程中的时序数据(如电压、电流随时间的变化)。

三、实验结果与分析

1. 模型训练效果

两种模型在 XJTU 数据集上的训练与验证损失(MSE)均快速收敛:

  • MLP 在训练 3 个 epoch 后损失显著下降,24 个 epoch 后稳定在接近 0 的值,训练与验证损失曲线基本重合,说明无过拟合;
  • LSTM 收敛速度稍快,同样在 24 个 epoch 后达到稳定,验证了模型对电池老化规律的捕捉能力。

2. 模型性能对比

在 XJTU 数据集上,MLP 的综合性能优于 LSTM:

  • MLP 的 MAE 为 0.124、MAPE 为 0.134%、MSE 为 0.00028;
  • LSTM 的 MAE 为 0.032、MAPE 为 0.036%、MSE 为 0.00174。

而在模拟生成的数据上,LSTM 表现更优:其预测的 SoH 变化趋势与实验数据更接近,这可能是因为 LSTM 对时序数据的敏感性更高,更适合模拟数据中的动态充放电过程。

3. 边缘部署可行性

将训练好的模型转换为 TensorFlow Lite 格式(.tflite),部署于 Raspberry Pi 4B(4GB 内存)。测试显示:

  • MLP 单次推理时间为 28 毫秒,LSTM 为 49 毫秒,均满足实时监测需求;
  • 模型经量化处理后(从 float32 转为 int8),内存占用显著降低,适合资源受限的车载环境。

四、结论与展望

本研究通过 “实验数据 + 模拟数据” 双驱动框架,验证了机器学习在电池 SoH 估计中的有效性。MLP 和 LSTM 在不同数据场景下各有优势,且均能部署于边缘设备实现实时监测,为电动公交 BMS 提供了实用方案。

未来研究将优化模拟模型参数,使其更贴近真实电池老化特性;同时扩展数据集,加入电动公交特定运营场景(如频繁启停、快充)的数据,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实际适用性。

核心来源 :
Al-Rahamneh A et al. "Machine Learning-Based SoH Estimation" Mathematics 2025
DOI:10.3390/math13142247
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GILT-OR项目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